根據(jù)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的介紹,學齡前兒童每天應攝入35-55克蛋白質;小學生應為55-75克,中學生及以上的女性為80克,男性為85克;6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攝人65克,男性75克。強體力勞動者每天另需增加10-20克;孕婦每天另需增加5-20克;乳母期每天另需增加蛋白質20克。
牛奶和雞蛋的蛋白質是較好的,魚蝦和家禽也是好的蛋白質,魚和家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,可以防止動脈硬化。記住一個規(guī)律:沒有腿的要比2只腿的肉好,兩只腿的比四只腿的肉好。
現(xiàn)在主要的問題首先是豬肉吃的多。豬肉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,會加重動脈硬化。血管中的飽和脂肪太多會動脈硬化,學名叫動脈粥樣硬化。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中有許多像粥一樣的脂類物質堵塞在那里,使得血管不通暢,結果使心肌缺血、腦缺血。
其次是優(yōu)良蛋白質攝入不足。各種蛋白質比較下來,牛奶的蛋白質是比較好的,但中國人均消耗的牛奶只是發(fā)達國家的1/50,太少了。還有人統(tǒng)計說,中國人年消耗的牛奶甚不不如喝掉的白酒多。
再次是不愛吃雞蛋。這幾年有人說雞蛋不行了,里面有膽固醇。我們強調的是:雞蛋里是有膽固醇,但是人也是需要膽固醇的,細胞的膜是膽固醇構成的。
有人還研究說,高齡的老人血里膽固醇過低也容易得癌癥。蛋黃里有卵磷脂,卵磷脂有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。
一天吃 2個雞蛋是沒問題的,假如血脂高了,一周吃 4個雞蛋。